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 療育第一屆, 貳獎 凌晨三點半隊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鄭東文、潘宣吟、沈瑛珊、林靜怡 蒔花弄草參獎, 第一屆 狗熊騎士隊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王湘琇、呂紹維、李瑞賢、陳聖諺 樹人佳作, 第一屆 樹人隊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張家菁、詹逸翔、徐惠筠、曾筵寓、孔令岺 城市拉鏈第二屆, 首獎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蔡秉琳 CYCLING-CITY第七屆, 貳獎 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班 蘇政華 香山好行參獎, 第七屆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 朱吉莘、王惟加 綠地方舟佳作, 第七屆 國立聯合大學建築學系 李珮綺 神與我們的距離佳作, 第七屆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 蔡琪緯、許誠皓 構架下的心聚‧離佳作, 第七屆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 林莉軒、謝玉娟 癒見愛第二屆, 貳獎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潘聖文、葉沂柔、高東樟、陳俐璇、林品翰 REVERSE參獎, 第二屆 中原大學景觀學系 馬姍姍 築夢踏實佳作, 第二屆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李珍蒂、林玟均、周建志、易鴻齡、張倖瑜 愛の園佳作, 第二屆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謝翊婷、彭俊凱、張立緯、林子楊 生生慢佳作, 第二屆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黃映儒、陳汶汶、吳定翰、蔡佳融 東區茶街:多元加法式公共設施第三屆, 貳獎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黃煒 享饗參獎, 第三屆 中華科技大學 林品君、楊家霈 北新竹車站:難以抵達的車站佳作, 第三屆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吳俊寬 在車站漫步佳作, 第三屆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侯雅齡 開啟記憶寶盒 寶藏巖聚落空間可及性設計佳作, 第三屆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所 李淑婷 綠圓素第四屆, 首獎 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 藍宜欣 同饗第四屆, 貳獎 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 謝婷薏 漫聽參獎, 第四屆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顏敏瑄 城市連結:台北市信義區空中廊道可及性規劃設計佳作, 第四屆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暨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郭修安 公益公園更新佳作, 第四屆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黃梓瑜 相差之地佳作, 第四屆 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 吳若榆 海邊佳作, 第四屆 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 黃宥霖 減法生活-老屋改善設計第五屆, 首獎 樹德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 詹宜恩 都市廣場設計第五屆, 貳獎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黃梓瑜 遊染而生─無受限染藝體驗園區參獎, 第五屆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陳榆凱 林孜沂 閱。自然佳作, 第五屆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顏敏瑄 山海咫尺間佳作, 第五屆 中原大學景觀學系 林怡潔 邢鈺 驛站重塑/場域的交織與延伸佳作, 第五屆 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 陳芊蕙 攀–台南龍崗天橋可及性改善計畫佳作, 第五屆 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 盧皓璿 漫遊場域第六屆, 首獎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 陳品嵩、卓家如 Beyond the Wall第六屆, 貳獎 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班 蘇政華 生參獎, 第六屆 中原大學景觀系 溫正齊 young漾佳作, 第六屆 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 吳宛蓁、尹若庭 Play with others共融共榮心樂園設計佳作, 第六屆 國立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 林雨頡 世代共融_串場域之休憩場所第八屆, 貳獎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 何姝玉 中興新村-可及性流動性設計及舊宿舍群更新參獎, 第八屆 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系 韓宇棠、郭亭萱、施威至 機不可失—以可及性為導向之高雄機場空間活化計畫佳作, 第八屆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景觀系研究所 陳渃庭、劉詠粼 光復市場再造 : 被隱藏的文化佳作, 第八屆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暨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班 陳鉅升 舊景·浮生佳作, 第八屆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戴至賢、江旻倩 Sun。Aisle。Port 汐造跳島與一條善意的航道佳作, 第八屆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所 謝郭耀 日常生活第九屆, 貳獎 逢甲大學建築系 徐紹瑋、吳泰濬、曹恩愷 都會聚落住宅參獎, 第九屆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學士後建築研究所 黃言珉 食源谷佳作, 第九屆 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 劉庭安 埂—公94都市滯洪生態公園設計佳作, 第九屆 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龔楟萱 台北移動計劃佳作, 第九屆 淡江大學建築系 蘇冠銘 慢城佳作, 第九屆 南華大學建築學系 湯彩妮、曾雯暄 台北市湖田實驗國民小學佳作, 第九屆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林靖翔